ATP巡回赛,ATP直播,ATP积分排名,ATP大师赛,2025网球赛程/聚焦ATP巡回赛2025全年度赛程、实时直播、积分排名、热门球员动态及预测分析。全面覆盖ATP1000、500、250赛事,是中文网球迷的不二之选。2025年上海大师赛的高温天气,正将ATP推向舆论漩涡中心。丹麦选手鲁内在两盘战胜法国选手安贝尔的比赛中,因中暑险些退赛,赛后一句“为什么ATP没有高温规则?你们是想让球员死在球场上吗”的怒斥,不仅让赛事高温问题再度发酵,更揭开了ATP在高温保护规则上“有先例无标准”的深层矛盾。
鲁内与安贝尔的对决,从表面看是一场两盘直落的胜利,实则暗藏凶险。比赛进行到第一盘中段,鲁内突然出现中暑症状 —— 转播画面中,他光着膀子坐在场边,医疗人员紧急为其测量血压,手中的补水瓶从未离手,疲惫的神态让外界一度以为他会就此退赛。
彼时,上海闵行区的实时气温达33℃,叠加超过80%的湿度,体感温度超过40°,这样的环境对球员体能构成极大考验。
最终,鲁内凭借顽强意志恢复状态,成功击败安贝尔,延续对后者五战全胜的纪录。但赛后他并未急于休息,反而将矛头直指ATP:“高温下打球像在蒸桑拿,可ATP连明确的保护规则都没有,这是在拿球员健康赌吗?”
这番话瞬间引发热议,此前外界多将球员频繁出现身体问题归咎于上海赛事方,鲁内的发声却让大众意识到,真正的核心矛盾或许在于ATP规则的缺失。
随着鲁内的批评声传开,“高温规则”成为焦点。简单来说,这项规则是为避免球员因高温出现中暑、脱水等健康风险而设立的保护措施,具体包括三种核心方式:暂停比赛、增加中途休息时间、启用球场顶棚或调整赛程,且需在温度或体感温度达到球员耐受极限时触发。
事实上,ATP并非从未执行过类似规则。2023年澳网,当赛场温度升至36℃时,ATP立即暂停所有外场比赛并关闭中心球场的顶棚;2018年美网,ATP更是首次推出“高温暂停政策”,允许男子球员在第三盘与第四盘之间申请10分钟休息。
这些案例证明,ATP具备制定和执行高温规则的能力,但问题在于,这些措施始终是“临时应对”,从未形成统一、强制的标准。
球员们对此早已不满。此前小兹维列夫就曾公开呼吁,“当温度达到40℃时应自动停赛”,却未被ATP采纳;还有球员透露,即便有高温保护政策,最终是否执行的决策权仍在赛事方手中 —— 比如2018年美网的暂停政策,是否启用全凭赛事组委会判断,缺乏硬性约束。这种弹性规则,让球员在极端天气下仍需赌运气参赛。
鲁内的炮轰虽言辞激烈,却获得不少支持。有球迷直言,“他虽常陷争议,但这次为所有球员发声,让人印象改观”;也有业内人士认为,作为知名选手,鲁内的关注度或许能促使ATP正视问题。
毕竟,上海大师赛期间,除鲁内外,辛纳因抽筋退赛、德约科维奇比赛中疑似呕吐、吴易昺等选手因热应激弃赛,一系列案例都证明,高温已严重影响赛事正常进行与球员健康。
但规则变革并非易事。ATP面临的核心难题是“如何平衡统一性与灵活性”: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巨大(如上海的湿热、迪拜的干热),制定全球统一的温度阈值难度极高;同时,赛事方的商业利益也需考量 —— 暂停比赛或调整赛程可能影响转播安排与观众体验。这些现实因素,让高温规则始终停留在个案应对阶段。
而且平心而论,现在地球的气候确实在一个正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,很多之前的标准已经不适用了。“打破历史纪录”的天气事件正层出不穷,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福建一带正在经历的就是史上最热中秋节,没有之一。如果按照历史来看,这个时间上海本不应该再这么热的。
如今,鲁内的发声已将问题摆上台面。对ATP而言,若继续回避规则标准化,未来可能面临更多球员抗议甚至集体;而对球员们来说,只有明确、强制的高温保护规则,才能让他们在赛场上不必“用健康换成绩”。
上海大师赛的高温争议,或许会成为ATP推动规则变革的契机 —— 但最终能否落地,仍需看ATP与球员、赛事方之间能否达成共识。
那么大家认为,网球的“高温规则”应该如何制定,才更符合实际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男子喝3斤白酒用智驾行驶20公里后在高速上睡着了,因醉酒驾驶被判拘役一个月,交警回应
变化巨大!朝鲜“崔贤”级驱逐舰内部画面再次曝光,网友:居然比中国海军设计还前卫?
拉基蒂奇、布斯克茨、阿尔巴退役,巴萨上次欧冠夺冠首发仅剩特狮+MSN现役
消息称英特尔 Panther Lake 处理器首发 18A 工艺:能效提升 30%
单槽双芯 1 机 14 卡,铭瑄联手 abee 推出水冷锐炫 Pro B60 Dual
部分西数/闪迪 NVMe SSD 用户反馈不兼容 Win11 25H2 更新